缘起
还记得大年初一那天,刷着通义千问APP,看到他们宣布推出最新的qwen2.5Max大模型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来蹭热点?这种"超越DeepSeek"的营销口号,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子了。毕竟国内大模型圈的"王者宣言"见得多了,不是超越chatGPT4,就是追平claude3.5,现在又来碰DeepSeek的瓷了?我看不懂复杂的参数,但是我有自己的真实体感,总之四个字——一言难尽,要再来七个字,那就是——“老子信了你的邪!”
从怀疑到真香
结果从昨晚开始,我不得不收回之前的偏见。起因是看到几个靠谱的数字博主都在推荐这个模型,本着"再给一次机会"的心态试了试 —— 然后就被狠狠地打脸了。
虽然我不是AI领域的专业人士,不敢妄下"它一定超越了谁"的定论,但就个人体验而言,它确实可以作为我原来的最爱——Claude3.5——的平替了。至于和DeepSeek的对比?我觉得各有千秋吧。但要说目前最实用的优势,那就是响应速度 —— 想想最近大火的DeepSeek,卡的要死,前天拿它写篇文章要花一整天,而qwen2.5Max的秒回,那当然是骑马找马——先用着qwen2.5max,等着DeepSeek回归正常速度了。
qwen2.5max三大亮点
说人话:表达流畅自然,不会一股浓浓的AI腔 我让它给我用鲁迅先生的文风来把《岳阳楼记》改写成白话文,它写的还不错。
理解力不错:即便是复杂的虚拟世界设定,它也能准确理解并流畅互动,基本不需要额外调教
全能选手:
在一个对话页面里同时具备以上功能,还算是比较丝滑了。。
目前的遗憾
唯一的遗憾是,它还没有整合进通义千问APP。我专门问过qwen2.5max这个问题,但得到的回答是"暂无明确时间表"。目前只能通过两个渠道使用:
写在最后
不得不说,qwen2.5max这次是真的给了我一个惊喜。作为一个2023年初开始和各类AI模型打交道的非专业用户,直到今年,终于在国产大模型上感到了“扬眉吐气”的感觉,就是那种想狠狠地给他俩(大家知道另一个是谁)一拳,说一句:“小子,好样的!”虽然qwen2.5Max还有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说不能用APP,但就目前的表现来看,它已经成功跻身我的主力AI工具行列。如果你还在寻找一个反应快、好用不折腾的AI助手,不妨也试试看?
小贴士:虽然目前只能通过网页版使用,但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和响应速度,这点小不便完全可以接受。毕竟比起等待加载,多打开一个网页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