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来自即梦AI
看懂下面这张图的,这段时间都没少玩 deepseek。
有一次提问 deepseek,我刷新了 8 次,还是没有得到答案;deepseek 虽好,但老用不上也闹心啊。
这篇文章和你分享,这段时间我使用的国产大模型:
通义千问。
整体的一个使用体验是:和 deepseek 很像、不管是交互页面,还是答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还有两个惊喜:它的上下文阅读量比 deepseek 要大一些;代码能力也非常强。
deepseek 和通义千问的交互页面非常像,我切换使用,大部分时候体验感差不多。
第一张截图是 deepseek 的回答页面:
第二张截图是通义千问的回答页面:
是不是排版结构非常像。
然后我们再看两个产品的回答质量,我对两个大模型提了同一个问题:
截图的左边是 deepseek 的回答,右边是通义千问的回答,答案的全面性差不多,在细节上有不少差异。
一个是:deepseek 的联网搜索功能是支持跳转原链接的,通义千问暂时没有联网搜索功能。
另一方面是:在deepseek 的答案下方有四个按钮,第一个是复制,第二个是刷新,第三个是喜欢;第四个是不喜欢;
可以多刷新几遍得到满意的答案,也可以用喜欢/不喜欢对大模型的答案做出反馈。
通义千问的答案下方多一个按钮,一共是五个,第一个是编辑,第二个是复制,第三个是喜欢,第四个是不喜欢,第五个是刷新。
多出来的编辑功能,允许用户对答案进行编辑,这个功能惊喜点在哪里?
这段时间用通义千问写小说,编辑这个功能可以让我直接改一些细节,然后让它再往下写新的情节,如果用提示词去纠正小细节,真的太麻烦了,写过ai 小说的就知道这个编辑功能有多棒,我就不废话了。
通义千问还有一个强大之处是:上下文阅读能力很厉害。
我传了同一个文档给通义千问和 deepseek,通义千问回答我说,它读完整个文档然后给我的回答。
deepseek 则告诉我它只能阅读文档的 5%。
通义千问的第二个惊喜是它的代码能力不要太强。
在它的回答框下面左边选项就是帮你写代码的。
我那天使用了一下,没有任何提示需要它写代码,就一个普通的问题。
通义千问回答了问题,是写了一个网页代码来回答的,左边是源代码,右边是页面的预览效果。
我真的服了!!!
这是我这段时间使用通义千问的几个惊喜点,
还有一个细节,在通义千问的首页,有多个模型选项,我使用的是通义千问新模型:Qwen2.5-Max。
这个Max 模型,是通义千问团队在跨年钟声敲完一个半小时,正月初一凌晨发布的。
估计是在 1 月 20 日,deepseek 的R-1 模型引爆国内外科技圈的时候,程序员们加班加点优化出来的。
研究大模型的压力真的是大啊。
从我的使用体验来说,deepseek 很强,通义千问同样很强,它的性能一点都不输deepseek,两个大模型都已经是全球顶尖的技术了,而且两个模型都是开源的。
用户可以免费使用模型产品,开发者也可以根据模型的技术文档本地化部署模型。
2025 年,依然会是AI赛道飞速迭代、AI应用层出不穷的一年,期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