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非互联网行业的小伙伴,经常参加互联网产品交流会上,往往会听到很多关于“用户前台“、”服务后台“等关于前台和后台的名词。然后随着行业内提出“数字化平台战略”之后,前台和后台,之间又多了一个中台。让很多本身就不太理解的人,又增加了一层朦胧感。
了解这些之前,我先举一个例子:
小瑾喝咖啡之旅
小瑾进入咖啡店,去前台点咖啡,前台是个漂亮的小姐姐。小姐姐会问道:“您好,您需要喝点什么?”
小瑾回答“一杯卡布奇洛、大杯、去冰。”前台小姐姐快速熟练的将小瑾的需求,录入【点单系统】并确定信息提交给后台系统。后台系统放置在后堂的一台电脑上,通过显示大屏或者推动送出的订单信息,后堂服务人员制作出咖啡,交付给前台小姐姐,小姐姐交付给小瑾。
前台:故事中的是直接面向客户的点餐台。
后台:故事中的是直接面向服务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工作台。
前端:故事中的是点餐台的各种设备或系统。
后端:故事中的是工作台做咖啡的方法、逻辑、调料和素材等。
前台、后台和前端、后端区别
前台和后台属于业务层面,面向使用人员。(既包括用户的使用,也包括管理人员的使用)。
前端和后端属于开发层面,面向开发人员。(既包括前端开发,也包括后端开发),多泛代码和逻辑。
· 中台的产生?·
说到中台,往往第一个想到的是阿里的数据业务双中台,阿里巴巴是最早提出了“大中台、小前台”的战略机制。主要应用于O2O线上线下协同、电商等场景,对于电商来说,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而前台是主要的一线业务,这时就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中台提供快速设计方法和系统性后端服务,去应对市场变化,灵活快速的做出应对策略。
中台概念出现之前,在信息化模式上,前端为支撑业务的应用端,后端为各个应用系统,为前端用户,如:客户、供应商、伙伴、社会提供服务,但随着市场、用户需求、业务的多变性,底层僵硬的应用无法及时提供支撑。企业需要一个强大的中间层为高频多变的业务提供支撑,为不同的受众用户提供多端访问渠道,基于此类需求“中台”概念出现,恰逢此时阿里提出,接着开始对企业客户、中间件厂商、数据平台厂商、甚至传统应用软件厂商都有较大的概念冲击。紧接着,微服务技术和架构、容器化的生态、Devops概念和工具处于大发展的阶段,然后基于“大中台、小前台”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开始流行。
中台本质是为前台提供支撑服务(以客户为中心)
中台的核心思想是精准打击、管理高效、资源整合、灵活敏捷
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中台,可以持续关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