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都在通过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的规划去实施数字化转型,技术中台建设是支撑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建设的重要基础能力平台,那么,技术中台分为哪些重要的能力模块呢?本次活动嘉宾团队的方案分享了:开发云、集成云、流程云、智能云、边缘云、运营云和监控云的模块设计与应用实践。企业云技术中台是以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为目标导向,定义中台技术规范和标准架构体系,建设完成满足业务发展敏捷创新需要的、易于治理的、可持续化运营的技术中台,支撑业务系统中台化转型,并最终提升企业IT在数字化时代的敏捷创新能力。
建设中需优先完成以容器化为主要特征的PaaS平台建设,确立业务应用开发(DevOps)、部署(编排部署)与运行时环境(Docker)的技术标准体系。在建设技术中台体系中,以下能力亟待加强完善。
1)标准化应用开发框架和中间件选型,降低应用开发、应用管理和系统运维的复杂度。
2)构建业务系统标准化服务接口技术,实现面向服务间通信和集成创新的可治理安全接口标准。
3)构建面向业务中台服务集成的统一认证、访问鉴权、任务调度、消息通知、策略响应、日志收集、监控运维等平台级服务,实现非业务功能的标准化和PaaS服务化。
4)构建中台服务治理框架和工具,满足中台服务能力沉淀、访问控制、集成创新等场景需要,支撑构建可治理中台服务体系。
5)建立中台服务运营体系,实现各业务服务的可度量化,推动IT平台向精细化、智能化服务运营转变。
本期交流答疑主要围绕企业云技术中台建设方案架构设计及落地难点进行,欢迎大家参与。可以下载活动资料进行学习,然后结合方案,对不理解的地方或者自己关注的地方,在活动平台上提问,团队嘉宾会给予详细回复解答。
团队嘉宾介绍:
单奇聪:硕士学历,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擅长云原生技术、AI技术的架构设计与应用实践,对推进企业共享架构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有实战的经验。
曲栋:云计算领域资深架构师,13年信息化从业经验,工作期间曾在多个大型央企任职高级基础架构顾问,并负责信息化基础建设领域的实施以及新业务系统的基础架构评审与整体规划。2016年开始主导海信集团企业云云平台的建设,并完成海信集团IaaS和PaaS平台、海信数据中台以及海信天眼智能运维平台的建设。
王大洋:目前就职于海信集团流程IT与数据管理部,云计算工程师,参与建设并维护海信云平台项目,主要负责PaaS云与IaaS云基础设施设计及维护,擅长操作系统、VMware虚拟化、及docker、openshift等容器云相关技术,熟练使用python,shell等脚本语言。
李沈阳: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于2012年加入海信,主要从事智能电视TV业务,流媒体、私有云工作。作为系统核心人员的海信极简Vidaa,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年起,主要负责系统服务架构,系统上云,系统优化,系统运维等工作。
张健:硕士学历,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5年入职海信,入职海信后15-18年从事java系统开发工作,主要负责系统微服务拆分,微服务基础架构以及微服务开发工作。19年到目前主要从事云平台及API网关运维工作,主要负责系统上云,云上故障解决以及API网关的开发与运维工作。
活动资料:
点击阅读原文,现在就可以参加活动,下载资料,向嘉宾提问、与同行交流。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