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达到4447万千瓦,同比增长2241万千瓦。随着大型风光基地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正在驶入快车道,这也给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带来新的挑战。
在装机量激增的过程中,数字化的智能运维与传统的人工运维要怎样协同配合?在风光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应用场景下,光伏电站又要如何实现与其他能源品类的一体化运维?
■■智能运维面临多重挑战
行业咨询机构大东时代(深圳)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22年,光伏产业数字化市场规模近90亿元,到2025年,光伏产业数字化市场规模将达到185亿元。据此测算,在电站运维环节,预计2025年智能运维的市场规模将在75亿元左右。
“无人值守、智慧运维是未来光伏电站的发展趋势,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逐步迭代和反复摸索的过程。”协合新能源集团能源互联网中心总监、北京协合众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峰表示,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运维的发展中,难免经历各种反复,“一段时间内,可能要面临管理成本增加、系统使用便捷性受限等挑战。”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朱永峰认为,必须要更加注重电站的资产安全和应急处置保障。“简单说,就是在现场工作人员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怎样去防范人为的、故意的损坏设备的行为,怎样才能保证现场发生灾害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除资产安全外,阳光智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俊也指出,当电力生产和运维任务的各环节实现数字化在线,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保障信息安全。“从每一座电站的安全入手,构建利于电网安全乃至能源安全的风险防御体系。”
“当数字化运维走向深入,围绕数字产生的应用价值就不应是单纯的运维,而是应该围绕着电站的整体运营和收益展开,比如指导相应的物资采购、指导电力交易。这也是未来运维的公司的使命,用专业水准保障清洁能源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朱永峰说。
■■人员管理还需与时俱进
“智能运维、数字化运维提高了运维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但对运维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开智维(宁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苏阳表示,一方面,运维人员要有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智慧运维工作中,要拥有互联网思维,运维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接受新事物能力。“要提升‘单兵作战’能力,形成独立的‘作战单元’,将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与科技工具相融合,实现人机互补。”
另一方面,苏阳也指出,对于运维人员队伍的管理,也要由“分散”向“集中”转变。运维调度中心要对项目运维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匹配项目路径最近的运维工程师、技术支持团队,组成运维联合服务模式。对此,青岛萨纳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总经理耿文强也表示,光伏电站运维团队的管理制度和模式要与智慧化的电站管理相匹配。“不能电站运维实现了数字化、云化,但相关的人员管理还停留在传统时代,造成体系错配,相互拖累。”
“新能源资产管理本质上是服务业,少人值守、无人值守的模式不是真的不需要人员,而是需要信息化人才、高端研发人才、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人才和光伏电站运维技术专家的支撑。”汪俊坦言,目前,光伏行业的人才供给结构并不合理,高精尖人才的缺口较大。短时间内产教研脱节问题很难靠某一方的力量解决,对人才培养体系的调整也非一日之功。
■■一体化运维呼唤认知提升
变化与挑战还不止于此。随着新能源开发建设逐步走向风光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发展轨道,电站的运维也正在向“多能协同”迈进。
汪俊指出,多样化的电站集成后,各类安全风险防范难度更大,需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电源类型,研究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安全共治机制,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安全治理手段。“多能互补电站的运维管理,需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率提高、降低成本,运维团队需具备各类电站运维能力且有整合协同的平台和机制,对运维服务内容和模式有更高要求。”
在耿文强看来,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具体工作,而是来自认知层面。“长久以来,运维工作都是相对单一目标导向的,即电站安全,保发增发。而随着一体化进度的提速,运维需要考虑的因素变得更加多元,除了保发电外,还需要具备更加战略化的思考认识,更要理解储能、大能源综合的新特征、新需要。”耿文强表示,一体化运维的实现,需要运维企业超出运维视角,更需要加强产业链的融合能力。“向上,要对新能源的政策导向、建设施工、并网运行与消纳有所认知;向下,要对智能设备、行业人才培养导向与体系、数据资产管理多元参与。不再只拘泥于运维,更多的联合产业上下游共同行动,才能最终实现一体化的目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