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规模较小、分布面广、屋顶使用数量较多的特点,同时光伏电站之间又相对独立,给电站运维管理部门带来了监管难题。
许多分布式光伏电站面临着运维管理方面的挑战,如电站分布广泛、设计考虑不周、设备质量缺陷、施工工艺水平较差、后台监控平台不统一以及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因此,为了推动光伏发电行业的更好发展,需要做好光伏电站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远程监控等方面的工作。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现状
※分布式光伏电站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规模较小,一般在50MW以下。
2、能够将自然界中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绿色清洁电能,没有噪音和排放有害气体。
3、作为当地电网电能来源的重要补充,可以缓解当地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4、分布式光伏电站设备安装位置分散独立,可根据屋顶的面积、位置和结构设计组件、逆变器的安装规模、位置,安装方式灵活多变。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委托第三方开展电站运维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电站业主将电站的运维管理委托给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双方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根据协议提供电站的运维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巡检、故障处理、设备维护和保养等。
2、自行建立运维团队开展运维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电站业主自行组建运维团队,包括运维管理人员、运维工程师等,开展电站的日常运维管理工作。运维团队负责电站设备的日常巡检、故障处理、设备维护和保养等。
无论哪种运维管理方式,都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设备巡检制度、故障处理流程等。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运维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维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电站运维人员数量较少且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由于电站采用无人值班、远程集中监控的模式,难以有效落实电站有人值守、“两票三制”的管理要求,同时无法快速地解除电站报警、消除电站缺陷。此外,运维管理从业者的门槛较低,从业后缺少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电站维护经验,缺乏基本的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当出现较难解决的设备故障时难以快速作出反应,从而增加电站运维的安全风险。
2、缺乏对电站现场的信息管控
由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点多面广的特点,在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中,难以做到电站设备的日常巡检,只能通过后台监控系统设备报警监控来推断现场情况,不能精确掌握现场情况,无法判断报警信息是否为误报警,且当发现设备故障报警时难以快速到现场消除设备故障,从而造成设备故障消除迟缓继而引发设备故障扩大化。
3、屋顶设备的复杂性造成设备巡检和组件清洗困难
为实现屋顶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光伏电站设计的组件排列方式较为密集,未合理设置检修通道和检修平台,容易导致组件清洗困难、设备拆装不便、踩踏组件造成组件破碎或者隐裂等情况发生。此外,彩钢瓦屋面铺设的组件通常顺势就坡紧贴屋面铺设,此种方式虽然降低风霜雨雪天气影响,但给运维人员带来诸多困难,如现场巡视时无法观察到组件背面直流电缆和MC4插头的运行情况,同时组件运行环境通风不畅、背部温度较高从而降低系统效率和发电量。
为解决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电站运维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设备巡检制度、故障处理流程等。同时,加强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2、加强电站现场的信息管控。
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获取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提高运维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3、加强屋顶设备的维护和清洗。
建立合理的设备巡检和清洗计划,定期对屋顶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洗,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同时,加强与设备供应商的联系和沟通,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问题。
总之,加强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提高电站的稳定性和发电效率,对于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提高运维从业人员的素质
配置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光伏电站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结合电站特点和人员配备情况,科学合理地建章立制,及时掌握电站的运行状态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光伏电站安全平稳运行。同时加强运维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2、电站运维远程集中管理+现场委托技术人员代管
可以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平台,实现对光伏电站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通信进行统一管理,有效整合电站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状态监测管理系统和自动保护系统等,实现光伏电站的数据网络共享和远程集中监控。运维管理人员可以登录远程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实时远程访问,并通过网页客户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进行数据查询。
3、优化设备布置的设计方案
在开展电站设计时,应针对电站投运后可能存在的组件松动、热斑隐裂、直流电缆接触不良等组件问题,以及模块老化、通风散热不佳造成的逆变器故障,组串接地不良、电缆绝缘皮破损老化、线路短路、瞬时过流保护等直流电缆的故障,需要合理地选择设备型号和设计方式,降低故障发生频率。同时,应结合屋顶既有设备位置、拟接入的配电间位置、建筑阴影遮挡情况等,合理优化组件、逆变器、电缆、桥架的排列布置方式,设置必要的运维巡查通道和设备检修平台,在避免阴影遮挡、便于运维检修的前提下尽量布置足够多的组件。此外,彩钢瓦屋面铺设的组件应合理抬高支架导轨的高度,留有足够的通风空间,同时清除阻挡风道的杂物,降低组件背部温度从而提高系统效率。